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在风轮下际,……有翳色黄,与凝脂翳同一气脉,但凝脂翳在轮外生,点药可去。此在膏内,邪热蒸起,点药所不能除,若漫及瞳神,其珠必损”(《张氏医通》卷八)。因脓多黄而状似膜
【介绍】:见陈瑞孙条。
见《广西植物名录》。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盘绕于肛也。”即环肛漏。参见该条。
【介绍】:见柯琴条。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扶突,见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肝经而发病。初起肤如虫癣,大小不一,形色不同,久则连片,腐烂腥秽,面目作痒,眉睫脱落。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
指分娩时,产妇直肠脱出。见宋·陈选《妇科秘兰》。即盘肠生。详该条。
见《蟹谱》。即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