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肩井。见该条。
古代正骨手术之一。见《伤科补要》卷一。用于粉碎性骨折,骨断端因缺损不能相接。用杨木代骨植于两断端之间,作为桥梁,使之接续生骨愈合的治疗方法。1958年开展中西结合群众运动时,曾用动物试验方法,验证杨木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桑椹,详该条。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一。指老花眼,参见该条。
见丁甘仁医案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亦名胎前暑泻。多因孕后内伤生冷之湿,外受暑热之邪,湿热损及肠胃,症见泄泻如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等。由于耗伤津液,则易伤胎。治宜清暑去湿,并需注意安胎。方用藿香正气散
人体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眼弦,详该条。
证名。表里同病之一。见《万病回春·伤寒总论》。指营卫肌表和脏腑气血等俱见虚弱症象者。详虚证、表虚证、里虚证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