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南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介绍】:见马莳条。
见《本草经疏》。即木贼,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即肩头,见该条。
肝气的一种作用。肝的功能正常时,如春天树木,充满生机,表现升发之象。但升发太过,则为肝阳上亢,反会出现头痛、眩晕等证候。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由督脉经火毒而成。生于百会穴前与囟门之间。初如粟米,渐如鸡子,坚硬疼痛。疮顶塌陷,根脚漫肿,色暗者属虚;若色红肿硬、顶尖脓稠者属实。速溃者顺,迟溃者为逆。治同外痈、有头疽。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本络脉发生病变,可见气逆烦闷,实则小便不通;虚则腰脊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