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济川
【介绍】:
见朱惠明条。
【介绍】:
见朱惠明条。
刺法术语。指针刺应根据气血盛衰而施行补泻之法。《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纳)针,乃复侯其方吸而转针,乃复侯其方呼而徐引针,故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又名经来发狂。多因月经来时偶触烦怒,肝气逆乱,血随气逆,上攻于心。症见神志紊乱,妄有所见,狂言谵语,甚至不知人事。治宜舒肝宁心。方用麝香散(麝香、朱砂、甘草、木香、人参、茯
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即咽日气。见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林绳墨·喘》。又名火炎上喘,或火炎肺胃喘。指火热上逼,气粗而盛的气喘。《丹溪心法·喘》:“戴云: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本证多因胃有实火,膈有稠痰,痰火上冲,肺气不降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见《灵枢·经别》。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相当于晚上11时至次日早1时,丑时相当于早1~3时,余类推。此外又有把子时称夜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①川椒二两,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麦门冬各四两,牡丹皮三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治阴血亏虚,真火离散,目无精光,至夜昏甚。②椒红四两,巴
出《汉书》。为金橘之别名,详该条。
妇科专著,6卷。清·徐大椿(灵胎)撰。约成书于1764年。此书系《徐灵胎医略六书》之一。设调经、种子、胎前、临产和产后五门。广摘历代医家对女科证治之医论。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阐述颇具特色,强调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