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羊水。
见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衄血。详该条。
又名见点、放点、见苗。为痘疮将现的迹象。小儿出痘,一般发热三日后见点,热势较缓,皮肤上即见淡红色的痘疹,光泽稀落深藏于皮肤内,摸之有坚实感。《医宗金鉴》分顺、逆、险三证。①发热三日见点,热减身和,不渴
【介绍】:宋代人。家藏《外科保安要用方》3卷。已佚。
即横产。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手先出者,名曰侧棱。”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耳聋之轻症。轻小之声音不辨,重大之声音可闻。多由风邪乘入少阳之经,邪结耳内,与正相搏,气停壅滞,阻于耳窍而成。治宜祛风通窍。用通鸣散(《证治准绳》:菖蒲、远志、柴胡、
见《滇南本草》。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医疗工作职称。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职在太医博士之下,官阶从九品中。
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噤口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