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母指

猜你喜欢

  • 仓廪(lǐn 凛)之本

    指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仓廪,即仓库。脾胃等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故称。

  • 疔毒

    出《保婴撮要》卷十二。即疔疮。见该条。

  • 尾翳

    经穴别名。《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后《针灸甲乙经》等书列作鸠尾穴之别名,见该条。

  • 附骨痰

    流痰病的一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多为先天不足,三阴亏损,或有所伤,致使气血凝滞所致。多发于小儿,常见于大腿内侧或外侧处。初起全身寒热间作、食少、困倦、无力、面黄、形体消瘦,腰痛腿酸,朝轻暮重,甚则

  • 胫的两侧。

  • 痘疹闷乱

    病证名。痘疹神识不清的一种表现。《痘疹心法》:“谵妄、狂扰而烦躁者,谓之闷乱。”一般为湿热、痰浊或瘀血阻塞心包,扰及神志所致。治以清热化湿,豁痰消瘀为宜。烦热闷乱,宜清心解毒,用导赤散加银花、连翘、山

  • 三里发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系生于足三里穴处之痈疽。多由劳损伤筋,胃热壅结而成。初肿形如牛眼,拘急冷疼,其色青黑,渐增肿痛,一般五、七日破溃,出紫血,次出稀脓。宜内服加味三星汤,外用太极黑铅膏。余参见外

  • 赤白游风

    病名。见《保婴撮要》卷十二。多为脾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腠理、风热壅滞,营卫失调所致。滞于血分则发赤色,名赤游风;滞于气分则发白色,名白游风。临症常突然发作,游走不定,皮肤光亮、浮肿,形如云片,

  • 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组编。本书首先介绍方剂基本知识,其次按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等23类,逐章介绍常用方剂380首(包括附方85首,成药60种)的组成、配伍、功用、适应证和方解等内容。书

  • 排石汤五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金钱草30克,木香、枳壳、黄芩、川楝子各9克,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体壮证实者可日服二剂。用药后疼痛加剧,可能是排石的象征,应注意观察。治气郁型胆囊炎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