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虚不摄

猜你喜欢

  • 神农五脏论

    书名。见《崇文总目》。7卷,已佚。

  • 平治荟萃

    见金匮钩玄条。

  • 肝志怒

    肝为将军之官,其气易急易亢,怒则气上,故怒为肝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

  • 滋肾清肝饮

    《医宗己任篇》卷一方。柴胡、白芍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当归身、酸枣仁、栀子。水煎服。治胃脘痛,大便燥结。

  • 片仔癀

    明末京都太医秘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又名八宝片仔癀。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丸剂,每丸3克;胶囊剂,每粒0.3克。一至八岁每服0.15~0.3克,八岁以上每服0.6克,一日2~3次。外用,冷开水

  • 李东垣

    【介绍】:见李杲条。

  • 面条树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 总管皮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详该条。

  • 飞虎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支沟,见该条。

  • 燥痰

    痰证之一。①《医学入门》卷五:“升于肺,多毛焦,面白如枯骨,咽干口燥,欬嗽喘促,名曰燥痰。”②即火痰。见《症因脉治》卷二。详见该条。③即气痰。见《医宗必读·痰饮》。参见气痰条。④指痰恋于肺的病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