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卷一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防风、荆芥、甘草、川芎。水煎服。治风寒眩晕,邪在太阳,脉浮紧者。
【介绍】:见王贤条。
即手第四指。又称小指次指。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因日午潮热引起抽搐,由心火亢旺所致者。临床特点为每逢巳、午、未时发搐,心神惊悸,目上视,白睛赤色,牙关紧,口内流涎,手足动摇。当补肝治心,治心用导赤散,凉惊丸;补肝,用地黄
①肌肉的纹理。见肌腠条。②旧度量衡,十厘等于一分。
出《名医别录》。为黄芩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官针》。即出针。
十二原(穴)之一。即鸠尾。《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原,出于鸠尾。”参见十二原穴条。
见妇人良方条。
出《黄帝内经太素》。即合谷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