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外科启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属瘰疬漏之类。
见《滇南本草》。为鸡内金之别名,详该条。
指肺受邪热所致的病症。《素问·刺热篇》:“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种类型,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其外貌特征为“赤色,广,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不)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性格特征为“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
见《厘正按摩要术》。即胞络。详该条。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多为脾热上蒸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运化无力所致。脾热上蒸的涎多粘稠而臭;脾胃虚寒的涎多清稀,并有纳少便溏等。前者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后者宜温中健脾,用理中汤加减。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即熨目。见该条。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即芎汤第一方,见芎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