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为痈疽五发之一。因感受四时不正之厉气而生。发于手、足、掌心,或腰、腿、臀下伸缩动处(关节部位)。症见漫肿无头,色淡红,疼如痛风,憎寒发热,四肢沉重,烦渴等。初起宜万灵丹发汗解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骨。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眼角外者。治见疔疮条。
见痘疹金镜录条。
即差经。详该条。
【介绍】:见董炳条。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②即涌泉疽。见该条。
病名。指痢疾之随食随痢者。清·陆子贤《六因条辨》:“伏暑痢色如冻,杂如水谷,肛垂里急,随食随痢,完谷不化,此直肠痢也。”治宜温脾涩肠为主,如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丸、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痢疾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又名血藤、大活血、大血通、血木通。为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茎藤。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苦,
即木香黄连汤作水丸。治证同。见木香黄连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