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清胰二号

猜你喜欢

  • 白皂药

    见《四川中药志》。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 氂针

    针身细长,针尖微钝,形如牛麓的针具。《灵枢·九针论》:“员利针,取法于氂针。”

  • 吹喉法

    喉科外治法之一。在祖国医学中的吹喉药常以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消肿止痛,润肺利咽之药所组成。共为极细末,吹于咽喉患处,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常用之吹喉药有冰硼散、清咽利喉散、锡类散等。

  • 冲气

    指冲脉之气上逆的疾患。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多因饮邪内伏,肾阳虚衰,冲脉之气挟饮上逆所致。证见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并伴见手足厥逆,小便难,脉沉微,或面热如醉,头晕目花等。治以敛气平冲为主。

  • 高昶

    【生卒】:十五世纪下半叶【介绍】:明代医生。山东益都人。以医术在当地闻名,长于伤寒。病人求治者众,对穷苦病人诊治给药,不计报酬。著有《铃法书》1卷,已佚。

  • 色似胭脂证

    眼科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白睛溢血、白睛凝脂。多因热客肺经,肺气不清,致血热妄行,溢于络外。也有由剧咳、呕吐和外伤等引起者。本病“白睛不论上下左右,但见一片或一点红血,俨似胭脂者是”。血色鲜

  • 喜怒

    ①病证名。指容易发怒。出《灵枢·杂病》。即善怒,详该条。②喜与怒的合称。《灵枢·百病始生》:“喜怒不节则伤藏。”

  • 小巴豆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千金子之别名,详该条。

  • 气虚小便不利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由于久病、劳倦过度、汗下太过等伤气所致。主要症状为气怯神疲,面色萎黄,言语低微,唇不焦,口不渴,欲小便而解不出,脉细弱。治宜补气为主。肺气不足者,用生脉散。中气不足者,用补

  • 败血冲胃

    产后三冲之一。《张氏医通》卷十一:“败血上冲有三,……若闷绝呕恶。腹满胀痛者曰冲胃,……用平胃加姜桂,往往获效。不应,送来复丹。呕逆,腹胀,血化为水者,金匮下瘀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