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肾阳
详温补命门条。
详温补命门条。
《说文解字》:“,……,一曰耳门也。”参见耳门条。
见《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配穴法之一。指以背俞穴与募穴相配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如胃病之取胃俞、中脘;肝病之取肝俞、期门等。详见表。俞募配穴表
病名。出《尔雅》。又名大脖子、瘿气。《说文》:“瘿,颈瘤也。”瘿瘤的名目较多,《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有五瘿,即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发病与水土因素有关,或忧思郁怒,肝郁不舒,脾失健运而致气滞痰凝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土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马王堆汉墓帛书简称鬾即继病。详该条。
体表出汗的孔窍。即毛孔。
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绿风内障。详该条。
疫喉痧治法之一。清·曹心怡《喉痧正的》:“温疠之邪,郁之深而发之暴,不能自出于表,以至上窜咽喉,苟非洞开毛窍,何以泄其毒而杀其势。”又“此证重在发汗,使痧邪外达,则不致酿成危证;体虚者,尤宜急进……即
指中焦上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