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痈

猜你喜欢

  • 地贯草

    见《广西中药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 蛇蜕膏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蜜蜂二十一个,蛇蜕七分半,蜈蚣二条,香油四两。将药入油内,用文武火炸枯,捞去渣,入铅粉二两,桑枝急搅,候冷收贮,七日后用纸摊贴患处。治瘰疬已溃。

  • 热因寒用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①指温热药治寒证,反佐以寒而发挥作用。例如阴寒证格热于外,服温热药常见格拒吐出,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则不呕吐。《素问注证发微》:“热以治寒,而佐以寒药,乃热因寒用

  • 桂枝新加汤

    即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见该条。

  • 证类本草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 糟指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 疳证

    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 眉刀

    眼科手术器械。见《审视瑶函》。钢铁制作(见图110),用以剔除外障之膜翳等。图110

  • 鬓脚

    亦作鬓角,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

  • 灵(jiǒng 迥)气

    炅,热也;即热气。《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