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用湿润面粉包裹,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外皮焦黄色为度;或层层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油分。如煨木香等。

猜你喜欢

  • 肝胃气痛

    病证名。见《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指情志郁结,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类证治裁·胃脘痛》:“因肝乘胃而脘痛者,气冲胁胀,当辛酸制木,吴萸、白芍、青皮、木瓜、厚朴、延胡、金橘。”参见胃气痛、气郁脘

  • 达生

    见亟斋居士《达生篇》。达,小羊。羊子易生而无留难,故古人以顺利分娩谓达生。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药物图谱类著作。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组编。本书收录全国常用药用植物947种,包括1958年以来各地发现的部分新品种,按植物学分类的科属排列,每种除绘有原植物线条图外,并对其别名、产地、形态、药

  • 黑疸

    五疸之一。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多因酒疸、女劳疸等日久不愈,肝肾虚衰,瘀浊内阻所致。症见身黄不泽,目青,面额色黑,心中懊憹,肤燥,爪甲不仁,大便黑,膀胱急,足下热,脉浮弱;甚则腹胀,如有水状

  • 初生拭口

    又名拭口法、拭秽法。古人认为小儿初生,必须先以绢裹指,拭净口中秽液,“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千金要方》)。历代医著均有类似的记载。在临床上婴儿开始呼吸前,应清除口咽内的粘液,亦可倒提婴

  • 项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 要药分剂

    药物学著作。10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记述了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前

  • 桑根白皮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方。桑根白皮、栀子、黄芩、炙甘草、羌活、防风、当归、诃子(煨,去核)、胡黄连各一分,地骨皮、人参、茯苓、柴胡各半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食前服。治鼻衄久不止。

  • 痱(féi 肥)

    ①义同废。是一种中风后遗症。《金匮要略》称作中风痱,一般叫风痱,类似偏枯。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故名。《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

  • 排风散

    《审视瑶函》卷四方。桔梗、天麻、防风各半两,五味子、全蝎、乌风蛇、细辛、赤芍药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半,食远米饮调下。治眼胞外翻,贴于外睑之上,如舌舐唇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