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牙疳散

牙疳散

①《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二方。煅人中白绿矾(烧红)、五倍子(炒黑)各等分冰片少许。为细末,先用水拭净牙齿,再以此散外敷。治小儿牙疳齿龈赤烂疼痛,口臭出血,甚则牙枯脱落,穿腮蚀唇。②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血竭青果炭、儿茶各60克,煅人中白、青黛、生硼砂各30克,冰片9克。为细末,擦患处。功能清胃消肿。治胃热火盛,牙痛牙疳,齿缝出血,牙龈肿烂。

猜你喜欢

  • ①治法。即具有宣痹、行滞、去瘀、攻下等作用的治法的通称。如通经、通阳、通脉、通乳、通便等。②通达、相通。《素问·生气通天论》:“皆通乎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

  • 寒剂

    十二剂之一。用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参见寒能制热条。

  • 必齐

    齐,通剂。指必须服用的药剂。《素问·汤液醪醴论》:“必齐毒药攻其中。”《素问·玉版论要》:“必齐主治。”一说:必为火之形近误字,必齐即火齐。

  • 回头青

    出《清异录》。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 疳嗽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因疳疾而引起的咳嗽,多为疳热损伤肺气所致。临床表现除具有疳的症状外,多伴咳嗽咯痰,胸闷气急,消瘦,盗汗,五心烦热等。治宜利肺除疳,豁痰止咳,用泻白散加减。参见肺疳条。

  • 柔汗

    又名冷汗。《伤寒论·辨脉法》:“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成无己注:“柔为阴。柔汗,冷汗也。”参见冷汗、黏汗条。

  • 脓瘤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指瘤体日久破溃化脓者。

  • 陈省斋

    【介绍】:见陈梦雷条。

  • 鼠粘子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生牛蒡子一两半,连翘、防风、荆芥、枳壳、桔梗、蔓荆子、白蒺藜(炒去刺)、当归、蝉蜕、厚朴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一片,葱白一茎,水煎,先薰后服。治面上风痒。

  • 汗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十二。即紫白癜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