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牛尾蕨

猜你喜欢

  • 足小趾尖

    见《中国针灸学》。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参手足小指穴条。

  • 阴盛格阳汗

    证名。指阴寒内盛,格拒阳气于外,而致自汗之证。《张氏医通·杂门》:“身冷自汗,阴躁,欲坐泥水中,脉浮而数,按之如无,……此阴盛格阳,真武汤冷服。”参见绝汗条。

  • 热漏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血漏。见血漏条。

  • 间者并行

    治则之一。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病轻而症状较多,可主症、兼症并治;或标病、本病同时夹杂,可标本兼顾,补泻兼施,寒热互用。

  • 天鼠屎

    出《神农本草经》。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

  • 封藏失职

    指肾贮藏精气及管理大小便的功能失调的病机。主要证候有遗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频多、黎明前泄泻等。治宜固肾涩精。

  • 过桥疳

    病名。多由杨梅邪毒,结于肺胃,致疳生咽喉,饮食吞咽有碍。《疡医大全》卷十七:“过桥疳,生咽喉之下,肺管之上,看之不见,吹药不到,饮食妨碍,此杨梅结毒于肺胃也。”类今之喉部梅毒等。参见喉疳条。

  • 丁肿

    病名。①见《喉科紫珍集》卷上:“丁肿号曰悬丁,点秘药,服清咽。”即悬壅垂肿胀。参见该条。②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疔疮。详该条。

  • 寒气霍乱

    病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因阳气素虚,中气不足,偶值时令寒邪,直中三阴所致。证见恶寒身痛,腹痛吐、利,唇青爪青,脉多沉迟等。治宜温运。方用理中汤、补中汤、四逆汤。内有积滞者用治中汤。参见寒湿霍乱、霍

  • 强肝汤(丸)一号

    经验方。见《新医药学杂志》1972.1。黄芪、丹参15~30克,当归、白芍药、郁金、党参、黄精、泽泻、生地黄、山药、山楂、神曲、茵陈各9~15克,秦艽6~9克,板蓝根9~12克,甘草6~12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