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廉泉,见该条。
病名。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景天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人中黄之别名,详该条。
疳痨的俗称。详疳痨条。
书名。2卷。明·张太素撰。撰年不详。此书论脉,除诊病外,宣扬人之智愚贵贱、寿夭穷通均能从脉象中反映出来,具有明显唯心主义色彩。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前附董志仁《太素脉考》。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生。任建宁(今福建建瓯)府判,精于伤寒,撰有《伤寒百问歌》4卷。
①见《救荒本草》。为望江南子之别名。②见《本草原始》。即槐角。各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亦称经前口疳。指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口舌糜烂,每月如期反复发作。多由心胃之火上炎所致。若平素思虑过度,耗及心阴,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经期经血下注、心阴益虚、心火亢盛,上炎口舌,或肾精不足,虚火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