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痰证之一。见《泰定养生主论》。即酒痰。详见该条。
病证名。与胬肉攀睛相似,亦是血丝赤膜从眦部横贯白睛,直达黑睛,即“两头尖薄,中间高厚,肉红色如蚂蝗状,横卧于中”(《证治准绳·杂病》)。参见胬肉睛条。
出《辨证录·受妊门》。指无子女。参见不孕条。
《普济本事方》卷二方。麋茸(酥炙黄,燎去毛,如无以鹿茸代)、菟丝子(酒浸、晒干,用纸条子同碾取末)各一两,炒大茴香半两。为末,用羊肾二对,酒浸煮烂去膜,捣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酒或盐汤
推拿穴位名。位于太阳穴的上方。《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两额,在太阳之上。”
见《四川中药志》。为人中白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