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猝病新论

猜你喜欢

  • 救阴理痨汤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 天鼠屎

    出《神农本草经》。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

  • 齿伤

    即鬥齿。详该条。

  • 外廉

    指外侧缘。《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

  • 蛔疳

    病证名。由蛔虫而引起的疳疾。出《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七。小儿脏腑虚弱,如饮食不洁,蛔虫感染,或喜食肥甘、香饵,损及脾胃,则湿浊不化,易生虫疾。症见腹中攻痛,时缓时止,呕吐清涎,腹胀,面色青黄,唇色淡白

  • 毛慈姑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山慈姑。

  • 神效胡粉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铅粉、乌贼骨、阿胶珠各四十两,枯矾、龙骨各八十两,密陀僧二十两。为细末,粟米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腹粟米汤送下。治肠胃虚滑,下利无度,赤白相杂,脐腹痛,里急

  • 太医局令

    宋代医官职称。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官员,主管该局之工作。

  • 八味逍遥散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加味逍遥散第一方,见该条。

  • 水激丹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为小儿丹毒之一。系足少阳胆经风火所致。证见两胁虚肿红热。治宜内服加味小柴胡汤,外用青黛末调香油或鸡子清涂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