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舌苔突然剥脱的舌象。即光剥舌,详该条。
即盘肠生。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乌药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司牧安骥集条。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上纪者,胃脘也。”王冰注:“谓中脘也。”后《类经图翼》等书列作中脘穴之别名。见该条。
脉象之一。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素问·脉要精微论》:“大则病进。”《素问·三部九候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见《上海市饮片炮制规范》。为砂仁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见该条。
霉,灰黑色。酱,黄赤色。舌生黄赤兼黑苔,似沉香色,属里实热证。可因内蕴湿热、夹有宿食,或瘀血气滞,或湿热夹痰所致(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