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氏医通》卷十。即脐带。详该条。
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
病名。生于体表的一种急性热疮。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赤炎风。多由心火内炽,热入血分,蕴蒸肌肤而发;或由风热犯肺,难以疏泄,郁于肌肤所致。初起皮肤灼热,继起红点,疼如火燎,甚则蔓延遍身,赤烂成疮。治宜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病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指有头疽生于玉枕或风池穴处者。由热毒上壅所致,忌灸。余证治同有头疽,参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芸薹子,详该条。
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明代藏医学家。著有《后续医典释解心明海》。
见《安徽中草药》。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出《诗经》。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