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又名《证治石镜录》。4卷。清·刘默撰。原书名《青瑶疑问》,系据刘默和他的学生问答医理加以记录整理而成。1673年始由石楷等校刊,改为今名。书中对于中风、中寒等62种内科杂病的病因与治法用问答体裁
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官员,主管该局之工作。
出《洪氏集验方》。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详三品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
又称十五络脉、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加上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有网络全身,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在辨证及治疗上亦有一定意义。《灵枢·经脉》:“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
出《素问·方盛衰论》。又称肺气不足。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嗽气短,甚则喘促或呼吸困难,痰多清稀,疲倦,懒言,声低,怕冷,自汗,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或弱。治疗可用补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