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科心得》卷上。即手心毒发生于劳宫穴者,以其手难屈曲,如托盘状,故名。见手心毒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梅之果实,详乌梅条。
经穴别名。《素问·刺疟》:“五胠俞各一。”王冰注:“五胠俞谓譩譆。”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按摩经》。用手指掐病儿中指第一节横纹,掐后揉之。治泄泻,咳嗽等症。
【介绍】:隋代医家。僧人,亦称释智斌。撰《解寒食散方》2卷,已佚。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介绍】:见程邦贤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南齐人。字叔绍,为徐叔响之子。善辨症,掌握异病同治的原则,但迷信鬼神,多次用死人枕头治病。曾著《落年方》3卷、《药方》5卷、《杂病论》1卷,均佚。
推拿手法名。在患者肢体的内侧面,由远端推向近端。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伤损喘逆之因,或饱后举重,或饥时用力,或号呼叫喊,伤损脏腑。”症见喝喝喘急,张口抬胸,不能接续,或胸胁作痛,或吐紫血。脉或促或结,大小不均,如至数不清,按之散乱者,多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