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手册》。为扁担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①指胃肠实热燥火所致的便秘。见《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医学入门·燥结》:“结有能食脉实数者为阳结。”《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此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脾,或以酒色之
鼻之别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为肺窍,又曰天牝。”详鼻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乌脚枪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二。沙通痧。详痧条。
出《太平圣惠方》。即腧穴,见该条。
详清心条。
瘰疬之一种。即瘰疬坚硬推之不动者。《外科大成》卷二:“如柱木者名木疬。”忌用针砭及追蚀药。参见瘰疬条。
即切脉。详该条。
全舌呈浑紫色。此舌可见于酒后伤寒,或伤寒用葱酒发汗致酒毒入心,或见于肠原性青紫症。前者宜清热透邪,兼解酒毒;后者宜温中理气,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