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疮疡关节

疮疡关节

外科术语。出《外科正宗》卷一。推断疮肿化脓时间。关节者,阳疮以十四日为关,阴疮二十一日为节,此时务要出脓,势定不可过攘,但脓出方自脱,腐脱方自肌生,肌生方自收敛,收敛方自疮平,此为疮之关节,亦由次序来也。按:此仅言一般疮疡未能消散而应溃脓之日期,可作参考,临证不必拘泥。

猜你喜欢

  • 乌云盖雪

    见《广西中草药》。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 膜(chēn 嗔)胀

    病证名。①胸膈胀满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明·张景岳《类经》:“浊阴主降,阴滞于上而不能降,故为胀。”多由脾失健运,消化不良,气机阻滞所致。②即气胀。《金匮翼》卷四:“膜

  • 耳环草

    见《世医得效方》。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 缩脚肠痈

    病名。即指肠痈患者下肢不能伸直者。见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外科学讲义》。参见大肠痈、小肠痈条。

  • 少理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 水病

    病名。①指水肿病。《素问·水热穴论》:“故水病下为胻(hēng衡,脚胫)肿大腹,上为喘呼。”《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凡水病之初,先两目上肿起如老蚕色,侠颈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腹内转侧有

  • 禾髎

    经穴名。代号LI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长频、长髎、长。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翼外缘直下,与水沟穴平齐处。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通过。主治鼻塞,鼻衄,鼻息肉,口等

  • 张振鋆

    【介绍】:见张筱衫条。

  • 山茄花

    出《扁鹊心书》。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 水辣椒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母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