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涎喘嗽

猜你喜欢

  • 脉口

    即寸口。《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详寸口条。

  • 接骨金粟兰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九节茶之别名,详该条。

  • 省头草

    ①见《江苏药材志》。为罗勒之别名。②出《唐瑶经验方》。为佩兰之别名。各详该条。③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辟汗草之别名。详该条。

  • 漐漐汗出

    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形容微微汗出之状。

  • 藿香正气丸

    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治证同。见藿香正气散条。

  • 余粮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方。余粮石(醋煅)一斤,海金沙(醋炒)、豨莶草(酒炒)、益母草(蜜、酒炒)、百草霜(醋炒)、茵陈(酒炒)、乌龙尾(醋、酒炒)、陈皮、白蔻仁、砂仁(姜汁炒)、松萝茶、木香、

  • 红胆

    见《贵州植药调查》。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 椿花

    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 惊疳

    见《婴童百问》。即心疳。见该条。

  • 两叶豆苗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