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路路通之别名,详该条。
①五脏中心、肝两脏属阳,故称。②泛指阳盛体质的人。《景岳全书》卷一:“阳脏者,必平生喜冷畏热,即朝夕食冷,一无所病,此其阳之有余也。”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野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山枝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自汗证之一。见《赤水玄珠·汗门》。由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故汗液易泄。症见畏寒,倦怠,汗出觉冷。治宜温阳固表。可用芪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指湿浊邪气阻遏清阳,蒙蔽头部孔窍,出现神志昏蒙和听觉障碍的病机。《温热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见《中医药实验研究》。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