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唾、口津的俗称。
《疫喉浅论》卷下方。鲜生地黄、玄参心、麦门冬、甘草梢、连翘、青黛、木通。加灯心二十寸,竹叶二十片,水煎服。治疫喉痧透,溲涩不通,舌燥脉数。
见《中药大辞典》。为茵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翻花疮。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由肝火血燥生风所致。症见生疮溃后,胬肉由疮口突出,其状如菌,头大蒂小,愈努愈反。痛痒不著,触损则流血不止。治宜养血疏肝化瘀。内服逍遥散,外用千金散腐蚀法;或用
见炅则气泄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橡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名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胞宫。详该条。
指甲的别名。见《本草纲目》五十二卷。
见汉医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