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见《广州植物志》。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胃的生理功能。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②泛指人体的精气。《脾胃论》卷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③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素问·玉
按诊。病人自觉足胫冷,或医生按之较正常冷,主阳虚。
【介绍】:见郑宁条。
《卫生宝鉴》卷十四方。瓜蒂十四个,母丁香一个,黍米四十九粒。为末,每用半字,临卧先含水一口,嗅药入鼻。治黄疸,遍身如金色者。
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①寓,寄托。把攻之目的,寄托于补法。如胎死腹中属于气虚不足的患者,用黄芪120克合开骨散(川芎、当归、血余、龟板)以下死胎。②寓,寄居。在补剂中加入一、二攻邪之药。《温病条
病名。即蟠蛇疬。见该条。
【介绍】:见陈念祖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草石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