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瞳人

瞳人

瞳神。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因见他人目时,其人瞳孔中见己之影如小童样,故称。详瞳神条。

猜你喜欢

  • 固泄

    固,指二便不通;泄,指二便不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 恶疰心痛

    证名。疰亦作注。指邪毒疠气传注心包所致的心痛。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凡人将理失度,阴阳俱虚,血气不足,复因风寒暑湿客忤邪恶之气,乘虚入于肌体,流注经络,伏留脏腑,毒击心包,

  • 膀胱虚冷

    指膀胱经虚寒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脚中筋急,腹中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转筋恶风,偏枯,腰痛,外踝后痛,名曰膀胱虚冷也。”“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

  • 鱼肚痈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指生于小腿肚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 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一。《灵枢·九针》:“右胁应秋分。”古人喻人之形体与节气相应。右胁在节气与秋分相应。

  • 息鼾(hān 酣)

    即鼾声。睡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正常人属生理现象。病理性的可见于昏迷病人,痰阻心窍;或见于温热病人,热壅于肺,痰阻气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

  • 暑泄

    病名。即暑泻。《不居集》卷二十一:“暑泄,夏月暴注水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烦渴,尿赤,自汗面垢,暴泻如水。宜茹令汤、桂苓甘露饮。”详暑泻条。

  • 膺俞

    ①中府穴别名。《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王冰注:“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中府属手太阴经。位于胸壁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六寸处。②胸两旁的

  • 太医博士

    古代医疗教学职称。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系专门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官阶从七品下。

  • 医药丛书

    裘庆元辑。刊于1916年。四集,11种。包括《研经言》(清·莫枚士撰)、《周氏易简方集验方》(清·周璟辑)、《周氏集验方续编》(清·周璟撰)、《罗谦甫治验案》、《吴鞠通先生医案》、《惜分阴轩医案》(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