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多发面部,初起红肿,上起粟疹,日久融成大疱,疼痛。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三黄洗剂外搽。类似过敏性皮炎。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出《素问·皮部论》。阳明经之阳络。名害蜚,详该条。
即太阳经病。亦称伤寒表证。详该条。
病证名。见《平治会萃》卷三。即酒齇鼻。详该条。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胞轮振跳之俗称。详该条。
①乳房。《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详乳房条。②哺乳。如乳母、乳子等。③乳汁。如通乳,即指通乳汁。
证名。见《中藏经·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指自觉腰部沉重。多因肾虚水湿停滞所致。宜用甘姜苓术汤、三圣汤、渗湿汤、轻腰汤等方。参见肾着条。
膝盖骨外侧中点。《灵枢·骨度》:“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张景岳注:“膝中,言膝外侧骨缝之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瞖,为翳的异体字,即横翳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