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足两踝,见该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黑面叶、山夜兰、夜兰茶、青凡木、四眼叶。为大戟科植物黑面树Breynia fruticosa(L.)Hook.f.的嫩枝叶。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等地。苦,寒,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病证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白睛先赤后痒痛,泪下闭涩难开,年深则睛变成碧色,满目如凝脂,赤脉横贯,宜地黄散。”即混睛障。详该条。
病名。《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即经闭,详该条。
诊法。出《望诊遵经》。望面部色泽用以推断疾病的预后。人体内在气血盛衰,可外现于面部色泽,尽管病色各有不同,总以明润光泽,预后较好;枯晦不泽,预后较差。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见读素问钞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低级官员。共8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