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咳

肝咳

病证名。①指咳则两胁痛,甚则不可以转动者。《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治用小柴胡汤泻青各半汤枳壳煮散加减。参肝经咳嗽条。②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诸病候》:“四曰肝咳。咳而引胁下痛是也。”治宜刺足太冲。参十咳、咳嗽条。③五嗽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参见五嗽条。

猜你喜欢

  • 疹后肺痈

    病证名。麻疹后并发肺痈。《治疹全书》:“疹后久嗽,痛引胸胁,或吐脓血,或吐如米粥者,此肺内生毒也,名肺痈。”治宜泄热豁痰,解毒排脓。用宁肺桔梗汤(《治疹全书》方:桔梗、贝母、枳壳、杏仁、瓜蒌根、生黄耆

  • 产后肉线

    见徐润之《最新达生篇》。即产下肉线。详该条。

  • 炎帝

    【介绍】:见神农条。

  • 龚子才

    【介绍】:见龚廷贤条。

  • 大头花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交乳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继病,详该条。

  • 散叶脉

    脉象。脉来如风吹叶散,无根之脉。《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

  • 停经

    即经血停止。多指经闭,或指月经净后。

  • 胁疮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胁痈。见该条。

  • 问二便

    十问之一。大、小二便的变化,不但反映有关脏腑的病变,还可以识别疾病的寒热虚实。问大便要了解排便的次数、形状、颜色、气味及排便前后的感觉等。大便秘结难解,稠粘臭秽或夹有脓血,伴有实热脉证的,多属实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