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虚雀目内障

肝虚雀目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作肝虚雀目。多因后天失养,脾失健运。小儿多患。“肝虚血少,……小儿因疳得之”(《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症初起,入暮则视物不清,天晓复明,眼干涩羞明,频频眨动。失治可致黑睛萎软糜烂,甚则溃破而成蟹睛,常导致失明。相当于今之维生素甲缺乏性眼病。治宜健脾益气杀虫消疳,用肥儿丸猪肝散加减。

猜你喜欢

  • 寒石

    出《吴普本草》。为卤碱之别名,详该条。

  • 过梁针

    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14个经验效穴。见《中医杂志》。即:①天灵:在腋窝前缘直上1寸,向内旁开0.5寸,垂膊取之。微向外针5~6寸。②腋灵:在腋窝前缘直上0.5寸,肌腱下缘处。针5~6寸。③屈委阳:在屈

  • 三虫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三种常见的肠寄生虫病,即长虫、赤虫、蛲虫。见蛔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条。

  • 武火

    即火力大而猛。发散取汗药宜用武火,不宜久煎。

  • 肾膀胱俱实

    肾与膀胱相表里,感邪亦可相互传移,致病邪壅盛于膀胱与肾。《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折,戴眼,气上抢心,脊痛不能自反侧,名曰肾膀胱俱实也。”又:“右

  • 辛甘发散为阳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辛味甘味的药物能发散,其药性属阳。如桂枝、防风的性味辛甘,能发散解肌。

  • 鸡胸痰

    流痰病的一种。见《医门补要》卷中。多发于儿童。起病胸前逐渐高凸,按之发硬,皮色不变,状如鸡胸,伴有咳嗽、气喘、潮热、盗汗、消瘦等症;久则溃流稀脓,易成瘘管,日久难愈。相当于胸骨结核。治宜服补肺养阴汤加

  • 李近宸

    【介绍】:清医家。字鹄亭,北京密云人。童试未第,发奋精研医理,钩深索隐30余年,颇有心得。远近求医者无不立应。祁州某药行少主,染病岁余,诸医束手。延之诊治,脉象平和谓无病。然病象日剧,因细思之,诊为用

  • 俯按山源

    自我推拿方法名。山源即鼻中隔。用第二和第三指之端,分别伸入两鼻孔,挟住鼻中隔,轻轻揉捏。然后,叩齿数遍,以手按鼻片刻。《圣济总录》:“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府,守真者所以遏万邪。”

  • 画石

    见《本草衍义》。即滑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