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柳宝诒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大成全书》,已佚。
治疗肝阴亏虚的方法。属滋阴法中的一种。因肝肾同源,故本法又类同于滋养肝肾。但滋肾药多质腻味咸,养肝则多取酸甘化阴。常用枸杞子、女贞子、白芍、旱莲草、蕤仁、五味子、葳蕤、酸枣仁、桑椹等。
病名。出《素问·痹论》。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详各该条。
汤剂不规定时间冷服的称饮子。如《宣明论方》的地黄饮子。
书名。1卷。秋田散人撰,撰年不详。本书以论述杂症为主。首列提纲,次分风、寒、暑、湿、燥、火、脾胃、气、血、痰、虚、妇人共十二门,扼要地叙述多种常见病证的病因、症脉及治疗大法,不介绍具体治疗方剂,后编入
【介绍】:明代医家。字惟宜。安徽祁门人。曾学医于名医汪机,将汪机的弟子所录的汪机医案,编成《石山医案》(1519年)。
脉象之一。脉来有歇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别。参见促脉、结脉、代脉条。
【介绍】:元代医家。字存心。江西崇仁人。武昌路医学教授,治病多显效。但常以脉象推断寿夭祸福,对医学和诊断学产生了不良影响。
经穴名。代号SJ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通间、通门。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腕背横纹上4寸,尺桡两骨间。一说“肘前三寸外廉陷者中”(《太平圣惠方》);另说“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布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