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瘀血所致的泄泻。《不居集·积瘀泄》:“内有积瘀,胸胁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医林改错》治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更泄补肾无效,作瘀血治,用膈下逐瘀汤。
见药要便蒙新编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为山稔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许廷哲《保产要旨》。即胀后产。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青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物本定而目见为动也。”多因恣酒嗜燥,头风痰火,阴虚血少所致。可兼见头晕目眩等症。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患,可出现此症。
见《泉州本草》。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反常表现。病的本质属热,因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或服寒药不纳等假寒症状。但病人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反映热盛本质的证候。《医宗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豆腐疔。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即白虎证似痫。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