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草
见《中草医药经验交流》。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草医药经验交流》。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女科证治准绳条。
书名。1卷。清·曹心怡撰。刊于1890年。本书论述喉痧(即猩红热)一病的源流、病因、病证、脉象、治法、禁忌等,并附若干治疗方剂。有独到之处,现有《中国医学大成》(附增眉注)本。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黄柏(酒炒)四两,山药(酒蒸)、牛膝(酒洗)各三两,人参、姜杜仲、巴戟天、五味子、枸杞子(酒洗)、茯苓、茴香(盐炒)、酒肉苁蓉、酒山茱萸、远志(甘草水煮)、菖蒲、熟地黄
【介绍】:明末医生。字思兰。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撰有《医案》一卷(1644年)。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左右换,前后拔。”
病证名。又名孟冬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心主筋,……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
见《广西中药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指月经。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莲须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淙。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先学儒,因好养生及医术,乃钻研各家之说,并结合多年临证心得,编成《诸证析疑》一书,后由其八世孙余昭令于1746年(乾隆十一年)编次刊刻。其子余小亭、余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