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舒肝调气丸

舒肝调气丸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陈皮延胡索郁金菖蒲牵牛子五灵脂(醋炒)、莪术(醋炒)、牡丹皮白芍药各500克,枳实((麸炒)1500克,龙胆草青皮各1000克,郁李仁沉香各250克,厚朴花27克,姜黄360克,香附(醋炒)、厚朴(姜制)各1500克,木香豆蔻仁各750克,炒莱菔子12克。为末,水泛小丸,桃胶6克化水,滑石90克为衣,每服6克。治两胁胀满胸中烦闷,恶心呕吐气逆不顺,倒饱嘈杂,消化不良,大便燥结

猜你喜欢

  • 肩骨失落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 南蛇竻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豆科植物南蛇竻Caesalpinia minax Hance的根或嫩茎叶。分布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苦寒。清热解毒,散瘀止痛。①治感冒发热,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煎服:9

  • 秃疮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二。即白秃疮。见该条。

  • 张君宜

    【介绍】:宋代医家。精通医术,善治疮痈等外科病。常热心为人治病,不计报酬。

  • 在泉

    参见司天在泉条。

  • 蒟(jǔ 矩)叶

    见《本经逢原》。为蒟酱叶之简称,详该条。

  • 人尿白

    见《四川中药志》。即人中白,详该条。

  • 鸡血兰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丝棉木之别名,详该条。

  • 中(zhòng 众)湿

    ①指湿痹。《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参见湿痹条。②泛指外感或内伤湿邪引起的疾患,可出现皮肤顽麻,喘满,倦怠,肿胀,腰胯疼痛,肢体

  • 伏热

    泛指热邪深伏于体内的发热病症。出《素问·本病论》。《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伏热,章虚谷引申为伏邪。《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