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苦寒清气

猜你喜欢

  • 鸭脚菜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 谷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

  • 刘埙(xūn 勋)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 醪醴(láo lǐ 劳礼)

    醪,浊酒;醴,甜酒。甘浊的酒,古代用以治病(见《素问·汤液醪醴论》)。

  • 滴脓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八。即黄水疮。详该条。

  • 太阳表实证

    太阳经证之一。详太阳伤寒条。

  • 二阳并病

    病名。指太阳证未解而阳明证已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又《辨阳

  • 疮疡科

    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疮疡为其中之一。是专门治疗肿疡、溃疡、金疮等疾患的。相当于现在的外科。参见十三科条。

  • 虞少卿

    【介绍】:见虞洮条。

  • 蛔虫菜

    见《中国经济海藻志》。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