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救荒本草》。为榆实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理法。见该条。
【介绍】:见傅山条。
出《南越笔记》。即含羞草,详该条。
病证名。下利而致体虚消瘦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肠胃虚弱,受风冷则下利,利断之后,脾胃尚虚,谷气犹少,不能营气血,故虚羸也。”多见于婴儿素体脾胃虚弱,营养不良,气血亏虚者。症见下痢黄白粘胨,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曾为当时丞相顾雍诊病。
证名。见《医权初编》卷上。即四肢疼痛。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忧,忧愁;恚,忿怒;无言,指失音。本篇论述忧愁和忿怒引起失音,故名。内容论述发音的生理以及在情绪过于激动或遭受风寒侵袭会引起失音的病理,并介绍其针刺法。
经穴名,代号SI13。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上窝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并有颈横动、静脉降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