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俗称。详百日咳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宋代未独立设科,元、明代医学分十三科,始独立设咽喉科。参见十三科条。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即继病,详该条。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镫,故名。
见足髓孔条。
【介绍】:见魏荔彤条。
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循经性疼痛”;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冷、热、痒、酸胀、蚁走样、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循经性异感”。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哈士蟆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郁金、川芎、青黛、薄荷、小黄米各二分。为末,每次少许,口噙冷水搐鼻中。治鼻痛。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详紧喉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