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坐努责

虚坐努责

证名。指时时欲便,但登厕努挣而不排便。多因痢久伤及阴血所致。《丹溪心法·痢》:“其或气行血和积少,但虚坐努责,此为无血证。倍用当归身尾,却与生芍药、生地黄、生桃仁佐之,复以陈皮和之,血生自安。”

猜你喜欢

  • 赵柏云

    【介绍】:清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铃医,曾挟技云游海外。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因年老返故里,取生平所用之方授赵学敏,多为赵学敏《串雅》一书采纳。另录有《市语宗派神用运技》一卷,介绍走方医内

  • 靳鸿绪

    【介绍】:明代医生。字若霖。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先祖在当地以小儿科闻名,鸿绪也精通医术。撰有《内经纂要》一书,已佚。

  • 红鼻

    病名。《冯氏锦囊秘要》卷六:“肺风红鼻方:枇杷叶四两、连翘二两、栀子四两、玄参一两、桑白皮一两,共为细末,每服三钱,甘草汤下。”即酒齇鼻。详该条。

  • 外阴白斑

    病名。是指外阴局部或弥漫性皮肤干燥,肥厚变白,角化并失去弹性,甚至萎缩破溃,伴有奇痒及疼痛,白带多等症状。临床病理检查有非典型细胞增生者称为外阴白斑。一般多属为外阴白色病损。根据临床证候,属阴痒及带下

  • 肉度

    五度之一。出《素问·方盛衰论》等篇。即度量人的形体肥瘦、大小、体质强弱,作为辨证治疗的参考。《灵枢·卫气失常》把肥壮之人,区别为脂、膏、肉三种类型,并指出各型生理上的差别、气血多少、体质强弱、形态特征

  • 通脉

    治法之一。①具有温通阳气,振奋心脉的作用。少阴病内有真寒,外有假热,表现为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色浮红的戴阳证,用通脉四逆汤(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②妇女产后气血虚弱,无乳或

  • 流金凌木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目无甚大弊,但三处两处似膜非脂,从气轮(肺金)而蚀风轮(肝木),故曰流金凌木。状如胬肉攀睛,然色白而薄,位且不定。”类今之假性翼状胬肉。

  • 瓜藤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该疔不计其数,形圆长如瓜形。治同疔疮。

  • 鼻菌

    病名。①鼻息肉别名。见该条。②鼻道恶性肿瘤。

  • 折转试其手

    为肩关节脱臼整复后的验证法。见《陈氏秘传》。当肩关节脱臼整复后,医者一手按其患肩,他手握患侧腕部,使患手上至脑后,下过胸前,再反手于背。如无障碍,即认为已复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