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花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蜡梅花之简称,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蜡梅花之简称,详该条。
见灸膏肓腧穴法条。
证名。出《灵枢·经筋》。指痛如纽结之状。是经筋病的症状之一。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满风轮生障赤色,厚薄高低不等,痛涩莫敢开,视人则两眉紧斗,眵泪并流,且丝脉纵横,白睛亦红紫相映,故曰彩云捧日。”属血翳包睛,详该条。
痰质胶粘浓稠难咯,色白带黄,多属肺热。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唇口蠕动。唇为脾之华,脾虚则唇口蠕动。治宜补脾健胃。用七味白术散。
见《饮片新参》。为太子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普济方》。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见《雷公炮炙论》。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彝医著作(又称《人生三部曲》)。约成书于明末清初。作者不详。内容为论述婴儿发育的过程。指出婴儿出生后,3个月会笑、6个月会跳、7个月坐、8个月爬、9个月会站立等发育过程。认为需长大至20岁,人体发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