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视歧

视歧

证名。指目视一物为两的证候。出《灵枢·大惑论》。亦作视一为二证目视一物为两候。《灵枢·大惑论》:“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指汇聚于目中五脏六腑之精气,中邪而失却协调作用,则精气散乱,致约束失权,出现视一物为两物的现象。此症常出现于风、痰、热邪所致之疾病及外伤等。相当于今之复视。

猜你喜欢

  • 阿儿七

    见《陕西中草药》。即窝儿七,详该条。

  • 胃失和降

    即胃气不降。详该条。

  • 乳痈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又名乳、妬乳、乳毒、吹妳、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乳疯。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乳汁瘀积而成。初起乳房出现硬结、胀痛、乳汁流出不畅,全身可有恶寒发热,继则肿块增大,焮红

  • 上宫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宫为土音,故上宫指太阴湿土司天。

  • 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嘈杂之简称,俗称心嘈。详嘈杂条。

  • 黑靥

    病证名。见《奇效良方》。又名倒靥、黑疮倒靥、陷伏。痘疮收靥时,外感寒邪,腠理复闭,身痛四肢微厥,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靥。出痘时感受风寒或毒气弥盛,心热与外热壅郁,蒸腾不消,毒复入里;或食少腹泄,脏腑

  • 治气三法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即补气、降气调气、破气。

  • 通挟、夹。即傍近或侧边,指某一部位的左右两边。《素问·腹中论》:“侠胃脘内痈。”《素问·刺疟篇》:“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

  • 囟骨

    又名囟门,即额囟。婴幼儿两顶骨前内角尚未发育完全所致。两岁以后,额囟闭合而称顶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囟骨者,婴儿顶骨未合,软而跳动之处,名曰囟门。”

  • 肾劳

    病名。因劳损伤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备急千金要方·肾劳》:“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末有余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