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赵学敏

赵学敏

【生卒】:约1719~1805

【介绍】:

清代医家。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十八世纪。出身于富有家庭,爱好医药,勤于钻研,曾深入群众调查并采集医药,并实地栽培药材,参考大量有关文献,编成《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载药921种,内《本草纲目》未收者716种。其突出特点为重视民间常用药,且所收药“必审其确验”,可称为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本草大成之作。另把铃医赵柏云的医疗经验汇集整理,加以增补,编成《串雅内篇》、《串雅外篇》,总结了民间丰富的方药及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保存和发扬民间医药经验上做出宝贵贡献。另有《本草话》、《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奇药备考》、《摄生闲览》等。惜未见刊行。

猜你喜欢

  • 袁大宣

    【介绍】:见袁句条。

  • 方约之

    【介绍】:见方广条。

  • 大楗骨

    又名髀骨。俗称大腿骨。即股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大楗骨,一名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槌,接于骨。”

  • 重合疬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三。为颈项部瘰疬重迭相生,堆垒簇聚,症状严重者。服小犀角丸或粉金散治之。

  • 药粥

    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药和米谷配伍,再加入一定的调料同煮成粥。药粥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十四种医学方技书中,记载有服食青梁米粥治疗蛇咬伤等方,这是我国现存记载最早的药粥方。米

  • 尺热

    证名。指尺肤热。参见发热、尺肤热条。

  • 片仔癀

    明末京都太医秘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又名八宝片仔癀。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丸剂,每丸3克;胶囊剂,每粒0.3克。一至八岁每服0.15~0.3克,八岁以上每服0.6克,一日2~3次。外用,冷开水

  • 大救驾

    见《陕西中草药》。为祖师麻之别名,详该条。

  • 暑痰

    痰证之一。因暑热伤肺所致。《不居集》卷十七:“暑痰、暑热伤肺,多有痰涎,神志不清。宜清时令之火,则金清而木有制;开郁结之痰,则神安而气自宁。”参见痰证条。

  • 胎前暑泻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暑泻,以胃苓汤加香薷、扁豆、煎好冷服。”即妊娠暑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