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邓旒条。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白水者,其根起于肺,其状先从脚肿,而上气喘嗽也。”参见十水条。
见《草药手册》。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西中草药》。为五灵脂之简称,详该条。
即宣透膜原法,见该条。
即白散,见该条。
淋证之一。多因气血虚衰,精髓干枯所致(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症见小便滴沥不断,其痛难忍。治以干茯汤。参见淋条。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常用于内脏病变,如胃病取两侧胃俞,心悸取两侧神门,呕吐取两侧内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