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少阴经筋

足少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经筋从足小趾的下面起始,与足太阴经筋并行,斜走至内踝的下方,结于踵(足跟),与太阳经筋相合,向上结于内辅(胫骨内髁)之下,又与太阴经筋相并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生殖器),向后沿着脊柱,挟膂(脊柱两旁的肌肉)上至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相会合。

猜你喜欢

  • 气虚痰

    病证名。因气虚所致的痰证。《症因脉治》卷二:“气虚痰,面黄肌瘦,六脉濡缓。”治宜健脾、益气、化痰。方用六君子汤等。参见痰证条。

  • 天朞(jī 姬)

    天朞,是天的一周,即天的三百六十五度,就是一年。《素问·气交变大论》:“五运更始,上应天朞,阴阳往复,寒暑迎随。”

  • 月橘

    出《中山传信录》。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 马瓟瓜

    见《本草纲目》。为王瓜之别名,详该条。

  • 气之阴郄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原始》名阴郄。即长强,见该条。

  • 足跗

    出《灵枢·经脉》。足背。

  • 牙龈胬肉

    病证名。即齿壅。详该条。

  • 鬼箭风

    病名。又名鬼箭。①《医略六书·杂病证治》:“鬼箭风:遍身疼痛如钻,或偏手足如刺,俗名鬼箭。实由营卫空疏,腠理不密,贼风乘间入客经络,营卫不通,与邪相搏而病。”参见痛风、历节风条。②行痹的别称。见《杂病

  • 颈痛

    证名。指颈部肌肉筋骨疼痛。见《针灸甲乙经》卷七。多因经脉病变所致。《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绕肩胛引颈而痛。”可见于瘿瘤、落枕等病症。参见颈项强痛及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落枕条。

  • 火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火黄者,遍身如火色,两腑下有赤点子,状如粟米或如麦麸。其点子紫色多,黑色少者可治。黑色多,紫色少者难治。”《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先体热身赤,午后却凉,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