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刺法
即透穴法。见该条。
即透穴法。见该条。
气功意守部位名称。①道家称上丹田为泥丸,即两眉之心。②医家称百会为泥丸(泥丸宫)。又,泥丸即囟门(囟会)。《黄庭内景经》:“脑神精根字泥丸。”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通天,见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指鼻涕清稀如水,喷嚏频频。参见鼽条。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籍贯不详。精通针法,善用补泻法治病。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虎骨胶之简称,详该条。
见《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屈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秋枫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