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葛应雷条。
病名。出顾呜盛《中西合纂外科大全》卷三。即土栗。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梗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额部。《类经》卷六:“额上曰颜。”“颜为额角,即天庭也。”②泛指脸面部。
见《医学入门》。为五味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胃虚热。①胃气虚弱而引起的发热。《小儿药证直诀》:“发热而不欲饮水者,胃气虚热也。用白术散。”若见于热病后期,兼有口干、舌燥者,宜养胃生津,用竹叶石膏汤加减。②“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
【生卒】:1488~1566年【介绍】:明代文人。字川父。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正德年间(1506~1521年)进士,历任山西佥事等官职。后来离官,以古文著名于当时。著作较多,其中《医史》一书(10卷
【介绍】:见吴中秀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阴络脉。见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毛大丁草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