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遗精

遗精

病证名。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又称失精遗泄。凡不在性交时精液泄出均称遗精。因梦而精出,称梦遗;无梦而精出,称滑精。精藏于肾而主于心,故遗精多因烦劳思虑过度,房室不节,损伤心肾所致。也有因醇酒厚味过度,脾胃湿热下流,扰动精室,以及郁热、痰壅而然者。操劳过度,多思妄想,损多在心。证见心悸,夜寐不安,梦遗频仍。治宜清心摄肾。用静心汤补心丹清心莲子饮妙香散定志丸等方。思欲不遂,房室过度,损多在肾。肾精不足,相火妄动者,证见腰膝软弱,夜热自汗阴茎易举,遗精频频,舌质红,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旺水汤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补天大造丸等方。肾阳亏损,精关不固者,症见滑精,头晕耳鸣腰酸神疲,畏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治宜温肾固摄。用右归丸鹿茸大补丸等方。思虑劳倦而遗精者,多属脾虚。常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脉细软无力。治宜健脾固摄。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合用聚精丸湿热下扰精室者,证见梦遗滑精,口苦口渴,小便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宜清热化湿。用秘精丸、大小分清饮二妙散等方。因经络郁热者,夜必脊心热恍惚膈热,梦遗。治宜清泄郁热。用清心丸猪苓丸滋肾丸加减。因忧思或饮酒厚味太过,酿湿成痰,扰动心神而遗精者,治宜导痰为主。用猪苓丸或导痰汤等方。又有病后体虚,心悸怔忡,夜梦遗精,宜用牡蛎散。本证可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性神经衰弱等疾患。

猜你喜欢

  • 胆黄

    ①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体上黄绿色,胸中气满,或硬,不下饮食,此是胆黄。”治宜用灸烙法或用黄芩汤。参见黄疸有关各条。②指惊恐胆虚而致的黄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胆黄者,面色青

  • 脂人

    指脂肪虽多而身形小的人。《灵枢·卫气失常》:“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 直鲁古

    【生卒】:915~1005年【介绍】:辽代医生。吐谷浑人,一骑士之子,世医。直鲁古在战争中为辽太祖所浮。后曾任太医,擅长针灸,著《脉诀》、《针灸书》等。

  • 栀连清肺饮

    《症因脉治》卷二方。栀子、黄连、桔梗、甘草、杏仁、天花粉、黄芩、薄荷。水煎服。治伤热咳嗽,咽喉干痛,面赤潮热。

  • 神效天麻汤

    《卫生宝鉴》卷九方。胡麻半升,天麻二两,乳香七钱半。为末,每服五钱匕,茶水调下,日三次。治疠风。

  • 龟龄集丹

    即鹤龄丹,见该条。

  • 黄玉路

    【介绍】:见黄元御条。

  • 产后寒疝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脐下痛牵引左右,两胁下俱大痛者名曰寒疝,因呼吸冷风乘虚入腹故也。治宜辛温之剂祛其寒……宜羊肉汤。”(乌药、延胡、防风、当归、甘草、桃仁、川芎、香附、陈皮、桔梗、苍术、木

  • 催气

    指针刺时,采用各种刺激手法促使得气尽快出现。《神应经》:“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临床上,通常采用持续捻转或提插,改变针刺的深度和方法,或用循、摄、弹、摇

  • 林颐寿

    【介绍】:宋代医生。字褒世,号华阳处士。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代不详。博览经史,精于医药,救治甚多。